从严格意义上说,并没有与FinalData 2.0数据恢复软件从定位到功能都比较接近的“同类”产品。当然能够完成一定数据恢复任务的工具或者软件很多,但是在产品定位、功能强弱、软件包装程度、关注重点和适用范围方面都和FinalData 2.0有所区别。下文详细讨论这些常见工具、软件与FinalData 2.0在功能和适用范围等方面的区别: 一、 系统工具。 这里说的系统工具是指那些能够帮助我们进行一部分数据恢复工作的系统底层工具,比较典型的如PCTOOLS、Debugger,以及一些防病毒软件的套装工具中提供的系统修复工具(如诺顿安全套装中的磁盘编辑器等)。 我们知道能够被恢复的丢失数据主要是指那些实际数据本身还全部或者部分存在,只是由于系统信息或者数据索引信息遭到破坏而变得对用户不可见的数据。上述系统工具可以跳过操作系统和文件系统的屏蔽,直接访问指定地址的物理存储介质,因此可以用来直接访问到丢失数据,或者利用这些系统工具的修复功能修复被损坏的系统信息或者数据索引,从而达到恢复数据的目的。 由于这些系统工具跳过了操作系统和文件系统的屏蔽而直接提供了存储介质的底层访问方式,因而使用者必须对操作系统、文件系统的实现细节和物理存储介质结构都要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才有可能通过这种系统工具完成数据恢复的任务。此外,由于用户需要明确给出每一条访问指令或者修改指令,这种数据恢复基本上是一种手工方式的数据恢复。 除了上述两个缺陷外,由于系统工具大多是通过对被破坏的系统信息或者数据索引信息进行直接修复的方式进行恢复,因此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即如果执行了错误的读写指令,可能不仅不能恢复数据,还会使数据遭到进一步的破坏,或者影响到其它正常数据。 二、 数据恢复软件。 数据恢复软件相对上文提到的系统工具在数据恢复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些提高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首先是屏蔽了操作系统和文件系统的底层信息,对用户提供了一种“傻瓜式”的操作界面,可以帮助普通用户很容易地进行数据恢复工作。 其次是能够批量完成数据恢复,而不是象系统工具那些需要逐个文件进行恢复。这一点在大量文件丢失(如分区删除、磁盘格式化或者目录删除等)需要恢复时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点是数据恢复软件大都会以一种只读方式对目标磁盘进行扫描和恢复。这一点保证了数据恢复的安全性,即在恢复失败或者进行误操作的情况下,也不会对目标盘造成进一步破坏。 能够达到这些要求的数据恢复软件除FinalData 2.0外,在全球范围内比较有影响的还有Directory Snoop、Easy Recovery、File Recover、Recover 4 all等。应该说单就数据恢复这项功能来说,各家软件在恢复原理、恢复成功率上没有本质的差别,只是在性能指标上有所优劣,下图是一家国外IT媒体(“Chip” of Singapore)对这些主流恢复软件所做的评测,可供参考
|